無忌器材說:揚長避短,X3傳感器多路可選

        作者: 來源: 色影無忌 2023-08-04 23:11:42

         

        “無忌器材說”第四期的主題是: Foveon X3多層傳感器的未來在哪里? 從各位泡菜的發言能夠看出,不少人都是適馬Foveon X3的老粉兒,也用過很多采用X3傳感器的相機,對X3的優缺點有深刻的體會。很多人對X3的未來發展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請看一些精彩的留言。

        無忌器材編輯丨梁爽


        【資料圖】

        X3傳感器揚長避短,不止全幅一條路

        現今馬賽克傳感器快速發展,尤其堆棧式傳感器將“速度”發展到一個新高度,對焦、連拍、視頻都得到明顯提升,反觀Foveon X3全畫幅傳感器研發一波三折,對于X3傳感器的未來,論壇泡菜各抒己見,其核心就在于“揚長避短”,適馬需要在X3傳感器短板不明顯的領域開發產品,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從形態和功能上,小型便攜相機和技術專用類相機,從用途上避開了對對焦、連拍、視頻高要求。而從傳感器尺寸上,比全畫幅更大的中畫幅,或許更適合發展X3,該領域更注重靜態圖像畫質,且對AF、連拍、視頻等需求不高,如今適馬選擇的全畫幅,正是各家爭奪激烈的“紅海”。

        本期回顧我們精選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給大家分享,作為關注Foveon X3的網友,也許會有所共鳴:

        泡菜:我是鍵盤黨

        這個傳感器適馬獨自開發的話必定面臨成本高、產量少、成品率比一般cmos有差距的情況。 因此如果做成品更適合做便攜機。比如還是半幅傳感器,但是提升讀取速度和對焦速度,在畫質上做提升,與用一般cmos的理光GR系列拉出區別。至于全幅,就是做仿旁軸仿a7c這種輕便旅拍機型,讀取速度慢的短板也不會明顯。

        中畫幅主要回本慢,像現在那些個中幅銷量,適馬打死也不會做中幅的。所以盡量能夠跑量回本我覺得是適馬會首先考慮的。而相對便攜的機身大家愿意帶也更愿意選購。這我覺得是x3傳感器的比較適合的路子。

        泡菜:透明刺猬

        我現在還有適馬的DP1m和DP2m,最多時我手上有四臺適馬的機器。至今,我仍舊對適馬的開發新的X3相機充滿期待。

        理性地說,適馬以往的X3照相機跟其他品牌同時代推出的照相機存在某些劣勢:暗光條件下畫質下降,對焦困難,影像機內再生慢等,確實影響機器的使用,還存在某些色溫條件下影像偏色。不可否認的是,得益于適馬X3的成像原理,X3優勢在于畫質細膩,色彩的過度自然(大家所說的膠片味)。所以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怎樣使用X3成像的技術優勢。

        關于X3未來的方向:

        一、 開發基于X3芯片的技術型相機: X3芯片的弱點,我估計短期內很難完全克服的,適馬的重點方向可能是首先要實現全畫幅的1:1:1,以適合 L 口鏡頭的生態體系。而X3芯片的成像數據量比其他廠商的光電耦合器高出許多,光電轉化和數據編譯都需要更高的電能供應,需要更高的圖像處理算力。如果開發成類似Nikon、Sony、Canon的同類照相機產品,3X芯片成像系統加上對焦的伺服系統需要更大的電池、更高運算的芯片,相機的體積將更大,更高的售價,從而失去競爭力。反過來,如果X3相機專注靜態攝影,主攻畫質,可以避開前面說的短板。如果一臺1:1:1的X3芯片技術型相機,類似現在的fpL,全畫幅的,配合L口的art高畫質鏡頭,或者sigma的電影鏡頭,我很難拒絕。這里所說的技術型相機借鑒了ALPA對自身的產品定義,專注高質量的風光攝影,構建一個攝影的兼容多種品牌鏡頭的、整合接口標準的技術平臺,如果能實現,那些光學素質優異的老鏡頭就會重新煥發生命力。

        二、 X3芯片的數碼后背: 適馬有自己的鏡頭設計和生產能力,但是X3的芯片要其他廠商代工,所以X3相機需要與Sony這樣擁有的芯片生產線的廠商合作。跟Sony這樣霸主地位的公司合作相比,組建或收購一家像Alpa這樣的專做技術相機的平臺的公司可能更容易。將快門和鏡頭接口通過標準組件(技術平臺)解決,適馬X3研發部門專注數碼后背。你看,專做數碼背的Leaf(利圖)不是活得好好的。富士的44×33mm已經向平民化轉變。比如開發50×50mm的X3數碼背,那些使用哈蘇5系列、9系列的人免不了流口水。

        泡菜:流浪大貓

        作為10多年用過全部三代dp,而且是一直作為主力機的老粉,個人認為限于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在可預見的將來X3仍然會是一種缺點和優點都很突出的技術,以目前馬塞克傳感器的發展趨勢,X3要趕上馬賽克傳感器的優勢項目,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希望,所以不如干脆揚長避短,發展細分市場,爭取特定需求的用戶,暫時能想到的幾點:

        1.從原理來看,X3最大的問題是底層感光不足,特別是像素密度做大了以后更明顯, 不如在保持甚至略為降低像素密度的情況下把傳感器面積做大,不限于全畫幅,甚至可以直接上中畫幅。

        2. 不用考慮視頻,專注做好拍照, 畢竟視頻是馬賽克傳感器的強項,現階段花費成本甚至妥協畫質去硬剛并不劃算,即使存儲速度上不去,至少要加大緩存,讓用戶能在不回看的情況下可以迅速開始下一張拍攝,目前的3張緩存明顯不夠用。

        3. 優化SPP, 不得不說現在的SPP優化實在太爛了,完全不能利用現代電腦處理器的能力,再好的CPU只能用單線程處理也是白搭,打開一張照片調個參數等老半天,直接勸退至少95%的人,參數調節界面也是爛到不能再爛,而且2023年了,還不能適配高分屏,能留下來等著處理完的絕對是真愛。

        泡菜:qingjun

        適馬X3一直存在三大難題:

        1 CMOS代工及成品率、成本控制

        2 三層感光的非線性,造成同時曝光上層與底層感光性能差別太大,算法軟件難以糾偏非線性。

        3 對焦和外圍電路開發能力弱,限于成本和便攜性,內存、電池、處理器基本上是同期業界最差。

        鑒于以上問題,希望適馬這樣的小公司徹底解決可能性很小,但相比以前產品有所改善還是有可能的。

        本人有幾點不成熟建議

        1 不要希望一種算法的SPP解決所有光照條件的成像, 將高、低光照度分成幾檔分別優化算法,方便用戶在相機上選擇,后期調用不同SPP分檔調整

        2 可否購買主流廠家上一代對焦處理器或者委托第三方(富士通)? 這樣比自己開發更快更經濟

        3 內存和電池一定要加大,不必過分在意相機重量, 目前條件下X3不可能成為滿足大眾要求的相機。

        從2002以來我都是第一時間購買了SD9/SD10/SD14/SD15/SD1M并且只采用X3相機拍攝,題材涉及產品、微距、風光、生態、人像等,一路走來非常感謝適馬21年的堅守,也感激X3相機的陪伴,等待全幅X3的到來。無論何時和價格我還是一如既往支持!

        泡菜:令狐蟲

        適馬X3還是專注拍照片比較好,畫幅不局限于24x36, 大一點,甚至專注數碼后背都可以,處理器得跟上數據需求,SPP得徹底優化,面相專業人士。對了,視頻沒它啥事。

        從泡菜們的發言可以看到,對于Foveon X3傳感器優劣都很清晰,要想發展必須“揚長避短”,X3傳感器最大優勢是靜態“獨特”畫質,如今全畫幅市場針對“全能”競爭激烈,不但要短板少,還需樣樣精通,這對有明顯短板的X3傳感器相機非常不利,如果避其鋒芒在便攜相機、中畫幅數碼后背上發展,能夠更好發揮X3全色彩采樣的優勢,同時短板也是這些“小眾”領域并不十分在意的。

        本期話題討論仍在繼續,歡迎登陸論壇參與活動,我們也將持續推出一系列回顧文章,也許您的精彩留言就在其中!

        歡迎大家到無忌論壇發表你的真知灼見,通過切磋與交流,幫助大家理性“燒機”,玩轉器材。

        登陸論壇參與討論,豐厚的獎品等待具有“真知灼見”的你。

        識別二維碼 進入論壇討論

        “無忌器材說” 每期話題由無忌器材編輯部策劃或無忌用戶提供,話題每月更新一次,每月話題討論內容將被精編成文在無忌網站、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平臺推廣。

        我們鼓勵積極參與討論的泡菜,并開設 “真知灼見獎” ,用以獎勵每一期參與積極討論并發表真知灼見的泡菜, 每期一名 ;同時,無忌器材編輯部將誠邀積極參與討論的泡菜加入 “器材說主創營” ,共同針對當下器材行業熱點、用戶痛點策劃和發起器材說話題,并推選 嘉賓主持 ,一起開啟話題。

        每期“真知灼見獎”獲獎者和推選出的“嘉賓主持”都將獲得馬小路提供的獎品——MD-4三維齒輪云臺1個(價值1198元人民幣)。

        - end -

        編輯 | 畢超

         

        關鍵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