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死。
(資料圖)
因為家族而死。
臨死還在為家族做最后一點努力。
先說早死,在八十回中已經(jīng)屢有暗示了:“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一身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判曲和燈謎,都是作者身世命運的暗示,這在《紅樓夢》里已經(jīng)是約定俗成,不需要多解釋了。
再說她為什么而死。元春是為了家族而被送入宮中的,她的封妃給家族帶來巨大的榮耀,省親時她對父親、對寶玉的叮囑,都顯示出她是有格局、有遠見的女子。整個的,元春就是為家族而犧牲了個人幸福。她的死亡,也勢必跟賈府聯(lián)系在一起。
有人說元春參與謀反、或者賈府參與謀反,被皇帝賜死,還煞有介事地根據(jù)“金陵十二釵正冊”的配圖,認定元春是被弓弦勒死。真叫人又笑又氣。
《紅樓夢》有一定的自傳色彩,這是毫無疑問的?!都t樓夢》的寫作時間,在雍正、乾隆年間。而康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最盛的時代。在那樣的時代,在自傳性的作品里,寫自己家謀反,作者不要命了?
其實配畫很容易理解,兩件事物,一是弓,諧音“宮”,指后宮;一是香櫞,諧音“元”,指元春。最簡單的暗示。難以理解的是“虎兕相逢大夢歸”,我們稍后再說。
元春沒有、賈家也沒有參與謀反。事實上,賈府的罪狀已經(jīng)夠多了,哪里還需要生搬硬套地安上謀反的罪名?賈赦謀奪石呆子的古扇,王熙鳳派人打死張華父子(未遂)、為收受賄賂而操作司法,賈璉服中納妾、強奪人妻……但是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哪個豪門權貴之事,沒有類似的事情?只要賈府的中流砥柱不倒,這些罪行都能遮掩過去。就是遮掩不過去了,賈璉父子夫妻獲罪,賈政也不是直接責任人,賈政的兒子、小說的男一號賈寶玉更不會受連累。
要出事,必須是賈政出事。但是賈政又明明是個正人君子,他能出什么事?
剛剛犯了罪、“現(xiàn)今抄沒家私,調取進京治罪”的甄家,“來了幾個女人,氣色不成氣色,慌慌張張的”,“還有些東西”——把第七十五回這隱約模糊的細節(jié)提煉出來,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當然是甄家找到賈府,寄存某些重要而違禁的物品。賈政是好人,但是看在兩家世交的面子上,不便拒絕。這成為賈府獲罪的誘因。而赦珍璉鳳等人犯的罪行,不過是“拔出蘿卜帶出泥”、“墻倒眾人推”罷了。
八十回中預示的“抄家”,也不是“抄家滅門”、“株連九族”、“發(fā)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而只是為了“一件東西,連日訪察不出人來”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沒想到真的抄出了重要證物。賈政徹底入罪。七十四回的“抄檢大觀園”,甚至在細節(jié)上,也是八十回以后賈府抄家的預演。
抄家治罪的時候,元春還活著。因為《紅樓夢》里一涉及皇帝,勢必小心翼翼歌功頌德,塑造了一個圣君形象。對外戚治罪,那是大公無私;如果后妃已死,再治其父之罪,那就是不念舊情、冷酷殘暴了。
但是母家獲罪的消息傳來,元春看到自己半生努力,付之流水,心情如何?受不了這樣的刺激,她才會暴病而亡。一定程度上,她的暴死,也是在向皇帝做最后的懇求:“我都這樣了,您就不能放我父親一馬嗎?”
當然,這樣的努力,還得看皇帝給不給面子。而元春還要做一項更現(xiàn)實的努力,以挽救家族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