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債混基配置近20%倉位于股票 2021年固收+超9成產品實現正收益

        作者: 來源: 金證研 2023-07-06 22:57:17

         

        2021年即使市場艱難,風靡的“固收+”基金產品依然取得較為穩健的收益,中位數收益在6%以上,95%的產品實現了正收益。以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為例,從更長的時間維度看,近10年的年度收益全部為正。而同期偏股基金指數在2018年出現20%以上的回調,2016年的回調也在10%以上,就連波動性更小的債券指數在2013年也出現了負收益。

        圖:近10年偏債混合基金收益全部為正

        數據來源:wind


        (相關資料圖)

        穩健表現背后的配置策略,對于基金投顧來說,同樣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一個人能夠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合理的資產配置或基金組合,對于提升投資舒適度至為重要。那么,在實際運作中,“固收+”到底是怎么加的?

        一、借助資產配置的力量,不貪不戀,不燥于形

        從實際運行情況看,以偏債混合基金為例,股票倉位變動范圍基本在15%-25%之間,平均位置在20%左右,其余較大比例配置于債券類資產。考慮到相應的基金合同中約束的股票投資比例在0-40%或者0-30%,折算之下的倉位基本是一個中性水平。

        數據來源:wind

        二、行業配置則顯現出三大特點

        1、整體配置均衡,消費、科技、周期、金融等各類行業均有涉獵;

        2、是結構層次鮮明,以消費、金融相對穩健的行業作為底倉配置,而當市場出現一些新興的趨勢性產業機會時,也會加以把握,比如近年加大對電氣設備、電子等高景氣賽道的配置;

        3、配置紀律性高,不貪不戀。盡管以新能源為代表的行業收益彈性高,但高彈性的另一面是高波動。因此,對這些高景氣高波動行業的配置比例保持著一定的克制。

        三、資產配置和長期思維是穿越周期的關鍵

        從“固收+”基金的底層配置來看,其表現穿越市場周期的核心在于資產配置,做好了資產配置,波動的降低有助于提升我們長期持有的概率。具體體現在3個層面:

        大類資產下,股債混搭,利用不同資產的相關關系和風險收益特征,分散風險,平滑組合的波動性;

        同一資產下,均衡配置,不押注單一賽道;注重組合層次,攻守兼備。

        投資是一件長期的事情,短期并不需要頻繁的大開大合,“固收+”基金的倉位和行業短期變動的頻率和幅度并不高。

        事實上,投資大師格雷厄姆早在《聰明的投資者》中,就強調過資產配置的重要性,無論是激進還是求穩的投資者,都要學會組合投資;“固收+”則是用實際的行為和結果驗證了重要性和有效性。

        而這些與基金投顧的理念不謀而合,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長期的一致性或比短期的高彈性更重要。基金投顧通過科學的資產配置來構建組合,并提供貼心的陪伴服務,力爭讓投資者降低投資焦慮感,無論市場的天氣如何,都能在相對舒適的體驗下獲得財富的長期增值。

        數據來源:wind

        免責聲明:

        本機構撰寫的報告,系基于我們認為可靠的或已公開的信息撰寫,我們不保證文中數據、資料、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任何情況下,本機構撰寫的報告中的數據、資料、觀點或所表述的意見,僅供信息分享和參考,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我們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機構撰寫的報告中的任何數據、資料、觀點、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閱讀者自行承擔風險。本機構撰寫的報告,主要以電子版形式分發,也會輔以印刷品形式分發,版權均歸金證研所有。未經我們同意,不得對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不得用于營利或用于未經允許的其它用途。

         

        關鍵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