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長城舉報比亞迪,誰是輸家,誰是贏家?

        作者: 來源: 伯虎財經 2023-05-29 11:09:04

         

        來源|伯虎財經(bohuFN)

        作者|陳平安


        (相關資料圖)

        昨天下午,長城汽車(下簡稱長城)一紙舉報書震驚了中文互聯網。舉報書稱:

        2023年4月11日,長城汽車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

        比亞迪很快做出回應,在其官方微博賬號PO出了一篇《聲明》,除了一些官方測措辭,比亞迪還在聲明中表示,長城汽車送檢的比亞迪車輛,不符合國標要求的送檢狀態,檢測結果也就不能作為舉報依據。比亞迪還表示,歡迎有關部門隨時過來調查、取證和檢測。

        暫且不論此事的長遠影響,僅就事發后來看,長城汽車、比亞迪股價午后雙雙跳水,其中長城汽車一度跌超7%,比亞迪跌超2%。截至發稿,兩家的股價仍然處于下跌態勢。

        整件事的重點有兩個:

        一是長城汽車的舉報內容是否合理屬實?

        二是這封舉報信公開的時間就在比亞迪宋Pro DM-i冠軍版發布會開始前4小時,4月份的舉報信卻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公開,為什么?

        01油箱的疑點

        長城汽車舉報信的關鍵點是,秦PLUS DM-i、宋PLUS DM-i使用的是常壓油箱。

        關于常壓油箱。除了我們熟知的汽車尾氣,汽車還有一個污染排放來自于汽油本身的揮發。燃油車的解決方法是通過配備碳罐,將汽油蒸氣吸附,等到汽車啟動時,燃油蒸汽會和汽油一起被送入發動機燃燒。

        不過這個方法對于燃油車有用,卻不太支持混動車。混動車在純電工況下不會驅動發動機,也就無從將汽油蒸氣脫附。時間一長,汽油蒸氣就會排放到空氣中。

        國六排放的四型試驗——燃油蒸汽試驗也是依照這邏輯。測試的方式是在車輛經過一定時間的靜置后,測量靜置期間的碳氫化合物的排放量,這個時間為1小時熱浸+兩晝夜的密閉艙實驗。

        為了符合即將在今年7月實行的國6B標準,目前的混動車型通常的解決方法是使用高壓油箱,國內包括理想在內的廠商都走的這個路子。不過高壓油箱當然好,唯一的缺點是成本比較高。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比亞迪的這兩款車型真的存在排放超標的問題呢?目前也無法下這個結論。

        比亞迪在聲明中沒有正面回應有關常壓油箱的疑點,但是提到了兩個觀點,一是送檢車輛的狀態不符合檢測要求。二是比亞迪在插混技術上的積累和迭代遠沒有友商想的那么簡單。

        雖然前者頗有些避重就輕的意思,但有網友在社交媒體PO出了一張比亞迪的專利圖,則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后者。根據圖片內容顯示,比亞迪的這個專利可以通過冷卻液化燃油蒸汽的方式避免泄露,從而不需要設置額外的燃油收集結構。

        如果按專利所描述的效果,比亞迪確實可以不用高壓油箱,而選用成本更低的常壓油箱。但這份專利現在還處于實質審查生效的狀態,還無從知曉這個專利是否應用,應用之后是否能通過國6B的標準。

        因此,目前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還需要更官方的解答。

        02長城為什么要舉報?

        長城汽車的舉報信公布后,有不少網友認為長城太小家子氣,舉報的做法也很LOW,純純是因為在產品核心競爭力上打不過才出此下策。

        需要承認的是,過去幾年新能源轉型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長城汽車的轉身是有些滯后的。

        一方面在燃油車時代,長城是國內最成功的自主廠商。在過度研發的理念下,長城汽車在內燃機技術上取得了相當的領先;而通過細分市場的策略,長城旗下的一代神車哈弗H6僅連續100個月問鼎SUV市場銷冠,還成為第一款全球累計銷量突破300萬輛的中國車型。

        這種成功某種程度也影響長城汽車對于趨勢的判斷。2016年,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仍然在股東大會上定調,“長城只做新能源行業的追隨者”。直到去年八月,旗下的哈弗品牌才宣布全面轉型新能源。

        另一方面,長城汽車在市場需求的洞察上也出現了一些偏差。促成比亞迪轉折的一個關鍵點是DM-i混動技術的發布,但實際上長城的檸檬混動技術比DM-i還早一個月發布。最新發布的混動技術Hi4只需要一前一后兩臺電機即可實現四驅混動。

        長城也一直在宣傳上強調自己混動技術的先進。去年7月,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為宣傳問界M7時,說了一句“說增程車不夠先進是胡扯”。長城旗下魏牌CEO李瑞峰激情開麥,一口氣連發數條微博,諸如“落后就要挨打”,“吹起的泡沫總要有人來戳破”,“拿落后的技術割韭菜”等。

        但好的技術并沒有得到好的銷量。在價格敏感性的大眾價格區間,哈弗H6走下神壇,取而代之的是這次被舉報的宋PLUS DM-i。宋PLUS DM-i的成功很大部分要歸功于性價比,靠著產業鏈整合上的優勢,比亞迪把電車賣出了油車的價格,和哈弗H6油混相比也普遍便宜了1-2萬元。

        在細分市場,雖然理想在車上裝冰箱、彩電的行為讓同行們非議,但卻做到了“輿論沒贏過,銷量沒輸過”。長城同樣主打女性市場的品牌歐拉則在定位上反復搖擺,雖然一開始靠著低價跑出規模,但在不掙錢的壓力下,最后還是選擇停產歐拉黑、白貓。

        兩家曾經的自主豪杰在新浪潮里跑出了迥異的曲線。去年長城汽車總銷量同比下滑17%,來到了106.17萬輛。而比亞迪則賣出了186.85萬輛,同比暴增152%。

        公允的說,長城特意把舉報信公布時間放在比亞迪的新車發布會前,不難猜測具有一定的傳播目的。

        但除開這些,是否符合排放標準這事關系著市場競爭是否公平。根據比亞迪高壓油箱供應商亞普股份的說法,高壓油箱確實比常壓油箱貴上10%-30%,而比亞迪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恰好是垂直整合能力帶來的性價比。

        也因此,舉報的行為本身雖然不夠大氣,卻稱得上是正當的商業行為。倘若檢測合格,比亞迪的品牌形象會被進一步加深,長城的形象則會在此基礎上繼續下墜。社交網絡上類似“比亞迪的車子放心買,長城幫忙檢測過了,只有這一個小問題”的評論就是最好的證明。

        03寫在最后

        圍繞比亞迪和長城之間,還有一樁美談。為了自家的王朝系列,比亞迪申請注冊了歷朝的名字。后來長城推出了高端品牌——wey牌,比亞迪也沒小氣,直接把商標轉讓。長城事后也把自己的“登陸艦”商標作為回禮轉贈。

        大眾價位區間是比亞迪的主要戰場,2022年光是比亞迪宋PLUS DM-i一款車就賣了388048輛,如果舉報的內容屬實,比亞迪可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類似的案件可以參考當年大眾的排放門。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改變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格局,比亞迪當前的市場地位不是靠一兩款車型去打下的,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排放的問題并不是他們在乎的事情。

        長城汽車的舉報對于行業的規范而言無疑是件好事,但對它自己而言,如何找準轉型的策略會是更重要的事。

        *文章封面首圖及配圖,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版權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系我們,本平臺將立即更正。?

        原文標題 : 長城舉報比亞迪,誰是輸家,誰是贏家?

         

        關鍵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