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交通委獲悉,近日,《2023年北京市交通綜合治理行動計劃》發布實施。行動計劃從“優化供給、調控需求、強化治理”三個方面共提出42項任務。2023年,全市交通工作將繼續秉承“以人為本”和“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的治理理念,到2023年底,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力爭提升到74.7%,全市軌道車站出入口換乘距離小于50米的公交站點占比達到86%,進一步提升市民交通出行的獲得感。
(相關資料圖)
2023年開通2條(段)新線和3座既有線車站
持續推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
交通部門將繼續以軌道交通為骨干、智慧交通為支撐,推進多種交通方式加快融合發展,持續優化提升既有線網運營服務水平,加快構建“軌道上的都市生活”。
目前,全市城市軌道交通共計27條線路807公里,市郊鐵路365公里,軌道總規模居全國第一。2023年,將開通軌道交通16號線(榆樹莊-宛平城)、17號線北段(未來科技城北區-工人體育場)2條(段)線路30.2公里;計劃開通16號線二里溝站和蘇州街站、11號線模式口站3座車站,完成1號線福壽嶺站改造工程;加快推進3號線一期、12號線、28號線等在施線路建設;實施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開工建設1號線支線。
加大軌道交通消隱改造力度,推進1號線車輛更新和5號線、10號線信號系統等技術改造,增強車輛設備穩定性,提高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服務水平。
目前,我市與國鐵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取得實質性突破。2023年,將持續推動實現各個層級軌道交通一站安檢、一票通行、一套體系、一網運營;推動市郊鐵路公交化運營,推進建設東北環線、城市副中心線西段。
推進福壽嶺中心站等建設
2023年,交通部門將完善公交場站布局,開工建設首鋼東南區首末站、中央民族大學首末站,推進福壽嶺中心站、魯疃中心站、朱辛莊首末站等建設。
目前,我市已開行定制公交線路376條,2023年將進一步優化定制公交算法,提升服務市民就醫、旅游、購物等個性化出行需求的效率。推廣“京津冀定制快巴”,從服務北三縣通勤人員便捷進出京,向環京周邊地區其他方向延伸覆蓋,為更多乘客提供方便、快捷、舒適、安全的公交服務。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實現京雄高速全線通車
高速公路方面,實現京雄高速全線通車,推進國道109新線高速工程基本完工。開工建設京密高速(機場南線-六環路)、京平高速改擴建工程、承平高速主體工程。
普通公路建設方面,建設完成京藏高速北輔路、天北路北延、胡黑路、密三路。開工建設南山環線三期、雁棲湖北二路等一批道路。
城市道路建設方面,完善快速路路網,持續推進京密路(太陽宮北街-機場南線)、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開工建設亮馬河北路、東五環遠通橋改造。
據了解,遠通橋改造按照城市快速路標準,新建匝道實現東五環路與京通快速路南向西交通轉換,同步拓寬京通快速路輔路及東五環路。按城市立交匝道標準設計,路基全寬9.5米,設計速度為40公里/小時,長度: 870m。投資額為7800萬元。
提升主干路服務水平,建設完成安寧莊北路,持續推進太平莊中街、北辛安路南段、魯疃西路南延等建設,開工建設順黃路。城六區及通州區建設完成次干路和支路17條、開工建設15條。
綜合客運樞紐方面,實現首都機場線東直門站航空行李托運功能,加快麗澤城市航站樓一體化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朝陽站、豐臺站、城市副中心站等3個鐵路車站配套交通樞紐建設。
為完善城市副中心交通基礎設施,2023年將加快軌道交通平谷線、6號線南延、城市副中心線等建設,完成漷臺路和京哈高速加寬改造工程,持續推進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通馬路、廠通路等一批道路建設,改善區域通行能力。開通運營東夏園樞紐,推進城市副中心站、通馬路、環球影城北等綜合交通樞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