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想問一下大家在購買汽車前最關注什么問題?我自己在選購之前會特別注重安全性,所以一定會看一看選購車型的碰撞測試成績。最近看到比亞迪官方發布了一個海豹的雙面側柱碰撞視頻,說是為了驗證CTB技術對于電動車安全性的意義,看完整個視頻之后,確實是被比亞迪的技術實力折服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此次的挑戰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確實是“地獄級”難度的,甚至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都是極難通過。它的雙面側柱碰形式,實在單次側柱碰的基礎上極大的提升了難度,模擬了極端連環撞擊的工況。在碰撞挑戰中,首次碰撞比亞迪海豹CTB以32km/h的速度、75°的角度,撞擊了254mm鋼性柱,隨后同一臺車進行疊加第二次碰撞試驗,并且是以副駕駛后排撞擊點進行側柱碰。這種碰撞面積小并且連續的碰撞,可以說是極其嚴苛,對于車身強度以及電池包的安全性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對于碰撞的結果我們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看,首先就是整車的結構性形變,其次就是車內假人傷害數據。在形變量上,可以看到它的車門變形僅為183mm,在傳統燃油車上這一數據為300mm,同時它的電池包變形也僅有15mm,能夠看到CTB技術對于整車結構以及電池包的強度都有著非常高的提升;在假人數據方面,主駕位在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盆骨這些部位均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并且后排兒童假人、女性假人均同樣也是取得了“優秀”。
不過整車結構以及假人數據并不是比亞迪海豹CTB優秀成績的全部,最夸張的是比亞迪將這塊經歷了兩次側柱碰的電池包重新裝進另一臺車內,居然車輛能夠正常啟動、安全行駛。我們傳統的認知,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是非常危險的,但這一次比亞迪海豹CTB通過實際測試向我們展示了國產品牌的技術實力。
那么這一次成功挑戰“地獄級”難度的比亞迪CTB技術究竟是什么呢?其實它的核心設計理念就是“電池車身一體化”,配合上刀片電池獨有的長方體結構與超級強度,設計出了“類蜂窩鋁”結構,它的刀片電池包與車身是剛性連接,電芯上蓋、電芯、托盤三者與車身集成在一起,所以才能夠帶來高強度的車身結構。其實這樣設計的好處還體現在優化了電池包的邊框結構設計,對底盤結構也進一步的加固,同時還平衡了整車的重心,可以說在安全性與駕駛性上都有著非常大的提升。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蓬勃發展,安全性是至關重要且離不開的話題,比亞迪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展現出了超強的實力。此前比亞迪海豹在C-NCAP的碰撞測試中也取得了五星的好成績,這一次成功通過雙面側柱碰試驗更是再一次證明了比亞迪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在安全性上面是出類拔萃的,對于想要選購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提供了一個更為安全可靠的高品質出行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