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園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秦川園區創新舉措,送出一批助企惠民政策紅包,以一攬子惠企實招為市場主體減負松綁、紓困造血,切實推動園區營商環境“大優化”,努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相關資料圖)
目前,秦川園區注冊登記的市場主體共10424戶。其中,個體工商戶5484戶,較去年年底增長29.28%;注冊登記企業4940戶,較去年年底增長32%,市場主體發展信心和發展速度顯著提升。
提高服務質量推動注冊登記便利化
“以前開辦超市,在辦理營業執照后還需要跑市場監管局、煙草專賣局等多個部門才能把證件辦理齊全,前后需要十多天時間。現在,在秦川園區政務大廳,一套材料一個窗口就能把所有證件辦理齊全,真是太方便了!”個體經營戶王國慶說。
市場主體的獲得感,既是商事制度改革的出發點,也是商事制度改革的落腳點。秦川園區通過審批流程再造,在審批流程上做“減法”、在審批時效上做“乘法”,推進業務辦理“十個一”工作法,不斷提升集成化服務效能,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電子化水平,實現審批效率再提升,審批服務更便捷,切實解決了企業開辦門檻高、環節多、效率低、期限長等問題。
“今年以來,共辦理電子化業務461件,營業執照變更、注銷最快僅兩小時完成,園區內企業開辦跑出秦川‘加速度。’”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馬瑞介紹道,在窗口服務方面,園區堅持在“改、放、快”上下功夫,通過“套餐式”服務,“一站式”解決群眾多頭跑的問題,同時通過“一網通”網上辦理,電子化業務均當日辦結,備案、增補換照等業務實現“秒批”。
拓展信用監管“以信為用”解企業之急
商事制度改革的紅利,不僅凝聚在“放”上,還體現在“管”上。
為此,秦川園區強化社會信用監管,依托甘肅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甘肅省“互聯網+監管”系統,實施信用風險差異化監管措施,對企業進行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將分類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跨部門綜合監管相結合,有效提升了監管的及時性、精準性、有效性,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目前,“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涉及行政執法部門11個,覆蓋食品安全、醫療機構、消防安全、危險化學品等多個領域。
細化助企舉措精準幫扶企業發展
秦川園區圍繞打造“秦放心、秦滿意”營商品牌,著力營造重商親商濃厚氛圍,問需于企業、問計于基層,切實以企業和群眾服務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出發,主動聯系企業,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秦川園區通過召開“黨建引領聚合力,助企紓困促發展”政稅銀企對接座談會,讓惠企政策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銀行、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匯聚一堂,面對面深入交流,精準對接企業融資需求,進一步強化銀企“一盤棋”思維,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格局,助力破解企業融資難題,為轄區各行業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一對一的融資信息、面對面的對接交流,對于企業來說,就是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對我們企業下一步的發展將起到關鍵作用。”蘭州天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說。
提升消費質量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秦川鎮全面統籌規劃,將3條主要街道所有商戶納入示范創建范圍,整體提升秦川鎮食品生產經營、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價格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水平,全面改善秦川鎮消費、營商環境,樹立新區放心消費標桿。
“示范街將著力打造寬敞明亮街道、明廚亮灶餐飲、規范自律商戶。逐戶建立參創主體檔案,與經營者簽訂信用承諾書,進一步引導市場主體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構建公平、誠信、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秦川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史志強說。
企業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政務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秦川園區將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市場準入便利化,降低市場主體準入的門檻,以打造程序最少、時間最短、服務最優、效率最高的商事登記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推園區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記者李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