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7月11日是入伏的日子入伏之后就是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熱的一個季節。入伏日除了吃餃子,對于我們當地人來說,會過一個“伏羊節”,每年初伏之日開始,我們按照當地的習俗會吃羊肉、喝羊湯,稱之為“吃伏羊”。
在入伏之日“吃伏羊”由來已久,在入伏之日,會去市場買來經過了冬春兩季的羊,它們膘肥肉嫩,用這樣的羊肉煮湯味道醇厚而膻味較小,所以這也就有了“六月羊肉賽人參”之說。在三伏天吃羊肉與“冬病夏治”是一樣的,據說伏天吃了羊肉,可以散寒祛濕有益于身體的健康。其實到了現在物質生活這么優越的年代,我們大家對于“伏羊節”早已不是饕餮盛宴。今天的我們在伏天吃的不止是羊肉,而是對傳統的一種傳承,也是一種對于健康的渴求。明天就是入伏之日,記得吃伏羊哦,今天和大家分享伏羊的做法,鮮美好喝祛濕散寒,一起看看~~
(資料圖)
所用材料:羊頭1個,蔥,姜片鹽少許,味精少許,香菜適量,胡椒粉少許,小蔥末少許。
做法步驟:
第一步:燉伏羊,羊頭是首選,在市場買回家一個羊頭,25一只不算貴,能燉一鍋湯非常適合三伏天。把羊頭讓賣羊肉的師傅給劈成兩半,羊腦拿出放入碗中可以清燉或者蒸羊腦,羊頭充分的清洗干凈,浸泡出血水。
第二步:把羊頭放入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蔥姜片,燒開撈出,清洗干凈,羊舌頭去掉外層的皮,羊嘴里拿一層皮也刮去。這個焯水清洗過程,主要是把羊頭中的雜質去除干凈以及驅除羊頭的膻氣味兒。
第三步:清洗干凈的羊頭放入鍋里,加入蔥姜,大火燒開,改成小火慢慢燉大約1個半小時~2個小時。
第四步:燉至羊肉軟爛骨,羊頭燉的軟爛更好脫骨,如果想要涼吃羊頭其實味道和口感也會更好。燉羊頭切記熟不爛,吃起來費勁不說,香味也會少很多。
第五步:把羊頭拿出,用手把羊頭上的肉拿下來,放入盆里,羊舌頭切片一起放入。
第六步:加入鹽,胡椒粉,味精,撒上小蔥末,香菜末。
第七步:把煮好的羊肉湯直接倒入盆中,直接上桌即成。
第八步:“入伏一碗羊肉湯,不用醫生開藥方”明日入伏了,趕緊行動起來吧,特別簡單,和白切羊頭的做法很相似。
1,在夏季吃伏羊,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降火”,建議采用清淡的烹飪方式最好,避免燒烤等方式,對于健康不利。
2,這款清燉羊頭保持了羊頭的原汁原味,不用放花椒和大料,比純正的羊肉燉湯更好喝,值得一試。
來源:新浪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