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快資訊:科技特派員為青田打造標志性農業產業鏈提供支撐

        作者: 來源: 新報觀察 2023-06-19 09:27:45

         


        (資料圖)

        “老程來了之后,我們在技術上再也不愁了。跟著他干,我們種水果能少走很多彎路。”近日,青田仁宮鄉張彩云家庭農場負責人張李勇望著長勢喜人的耙耙柑,深有感觸地說。“老程”是仁宮鄉果農對程巖興最親切的稱呼。2003年4月起,作為首批省級科技特派員,程巖興每個月都會到仁宮鄉為當地農戶送技術。20年間,程巖興用青春扎根仁宮,與農戶們同跑共富路。

        在青田,自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以來,像程巖興這樣的科技特派員共有400多人次,他們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780項,項目總投資額5644萬元,引進、種養新品種1698個、推廣新技術1123項,培育示范基地面積15.6萬多畝;幫助農戶增收12690戶,增加農民收入4.4億元、新增就業人數3.9萬余人;舉辦培訓班1700多期(場、次),培訓農民11.8萬人次,發放科普資料8.5萬多份;扶植(創辦)農業企業51家、專業技術協會、合作社153個,為青田打造標志性農業產業鏈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與技術支撐。

        科技特派員通過技術咨詢、技術培訓、實地指導以及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等多種形式,在良種選育、設施農業、節糧減損、農村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同時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二傳手”和“撤不走”的本土科技人才,把點的“技術固化”轉為面的“技術輻射”。科技特派員譚瑗瑗自2021年派駐阜山鄉起,她借助自身的專業優勢,引進水稻新品種、小番薯新品種和果樹新品系近20個,同時在植物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提供技術、渠道支持;派駐季宅鄉的科技特派員陳忠法大力發展養蜂業,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同時積極將技術輸送到鄉間地頭,培養出了麗水市“青年養蜂能手”、季宅鄉養蜂致富帶頭人陳友旺,麗水市“養蜂帶頭人”洪紹光等。

        同時,科技特派員還通過示范戶和示范基地建設的榜樣力量,帶動示范周邊地區產業的集群發展,形成了“一個科技特派員帶動一個產業發展,一批科技特派員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舒橋鄉是青田較為落后的農業鄉鎮,農業生產成本高,產值低,依靠科技發展已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當務之急。省科技特派員劉仁虎到任后,結合當地實際,發展水果玉米種植,去年6月通過舉辦水果玉米美食節將舒橋鄉的水果玉米打出名氣,僅靠3個月的一季玉米,每畝土地就輕松實現1萬元產值。

        有了科技特派員,青田還進一步打響了產業品牌,逐步形成以“方山田魚”“舒橋玉米”“禎旺紅糖”等為代表的特色農產品IP,探索出一條實現農民增收及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派駐禎旺鄉的科技特派員童曉青通過創新傳統手工藝,陸續推出紅糖糕等系列產品,連續三年舉辦青田禎旺紅糖節,“甘蔗+生態紅糖工坊”的組合拳年產值可以達到200萬元;浙江科技學院派駐萬阜鄉的馮元新瞄準稻魚共生產業,引進培育水稻新品種,在萬阜鄉建立2000多畝稻魚米標準化種植基地,2017年、2018年和2021年三次獲得浙江省“好稻米”金獎,并且在2020年10月第三屆黑龍江國際大米節中獲得金獎,實現了麗水市在國家級好稻米比賽中實現了金獎零的突破,打響青田品牌,促使稻魚產業發展壯大。

         

        關鍵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