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小河如腸,彎彎繞繞,給我居住的小城鑲上了閃亮的銀邊。小城因了河而壯美,河因了小城而瑰麗。水是盈盈的,慢慢游動著,時常把自己得意的微笑鋪展在輕風之中,叫人激動不已,向往不已。河岸的綠蔭凝固在樹傘下,蝶們卻舞蹈著,是鏡中有動的景了。
人在河岸上信步,是拾掇晨光的片段,還是閱讀日子的短章,是悠然放牧魂靈,還是自由馳騁意緒,全在感覺里把握罷,任何語言的描述都是蒼白的。
我是小城里跑出來的小兔,歡悅于心,喜形于色。我靜坐為石,兀然為墩。眺望著河水,河水倒映著很現代的小城,小城有序布局而無序構建,錯錯落落,參參差差,有紅蜻蜓戲水,水晃動城也晃動,變五顏六色散亂一河,末了慢慢再收擾來,又成其形其狀,一時就覺得很新奇,很詩意。想,若打碎原始思維的版塊,換個角度看人生,換個位置干事業,為生存重構命運,其勢也同樣這般美妙嗎?
河水寧靜而宣囂。
沉落于河中的有我的影,河水把我留在心底當做朋友,我閉上眼簾,河水全部流入了我的意念。
有魚結伴翔游,我聽到了魚們的竊竊私語和淺淺的微笑。魚們靠近我,進入我的瞳仁和心底,我真想大吼一聲,然又想,善待自然,也是善待自己,遂用目光同魚們交流著情感,魚們很高興地在水面把自己炫耀了一番且很響地咀嚼著幾縷晨光才悠悠轉身游去,我目送著魚們,歌唱在心里。
一群水鳥從河的上游蕩漾而來,不慌不忙,幾片貞潔的羽毛旋舞在空中倏忽便貼在水面塑成幾朵白花。水鳥們眼里都閃動著機靈的光芒,卻看不見它們如何的溫存,如何的親昵,它們是不愿總把心中的愛意透露給黎明嗎?
水意瑩瑩,鳥情悠悠。
鳥們生活在這么一個自由的國度里,蘆葦把它們珍藏。
青蛙們在岸邊已經停止鼓噪,潛伏著,禪坐著,昏昏然陶醉于清晨的陽光之中,我看見幾只蛙不時地用前腳抹著濕潤的雙眼,且有節奏地抖動著白色的下巴,仿佛在進行著一種修煉。我立即想到了跳水運動員,于是把手一揚,蛙們逐在河岸與河水之間創造一個個美麗的拋物線,水面立刻敲起了鼓聲。河滋生著蛙,培育著蛙,河又袒護這蛙,河是蛙們的母體了嗎?
一群水牛搖擺碩大身軀望河而來,很驕傲。時而仰頭望望天,時而低頭看看水,然而又想想自己,才沉下河去,蠅們被趕出水面,飛來飛去,找不到下口處而叫苦不迭,牛們搖頭晃耳,置之不理。這時,河與牛合二為一,神趣散漫于牛背上,牛不聲不響,像幽默大師的模樣……
坐在岸上,我品味黎明燃燒的色彩,品味河水閃耀的韻律,品位一幅大自然創作的《清明上河圖》。河邊無風,我心無風,河水蕩漾,我心蕩漾,意隨天而動,情隨景而生。我想,要擺脫宣泄的塵世,獨釀一方清靜,創造至高、至上、至潔、至遠的品格,用心挽住這河邊的黎明,不就很實在了嗎?
作者簡介:楊敏,生于1984年,山東濰坊人,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曾在《》《文匯報》《新華日報》《》《深圳特區報》《詩刊》《知音》《草堂》等報刊發表散文、詩歌等作品多篇。
投稿郵箱:ddsww2022@163.com
壹點號當代散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