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齊[qǔ qí]使數量、長度或高度等與某一標準相等:衣服的長短可照老樣~。
2、2、齊家[qí jiā]治家。
3、語出《禮記·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清 李漁《風箏誤·閨哄》:“不會齊家會做官,只因情法有嚴寬。
5、”康有為《大同書》戊部第一章:“夫強異類者以同居,以此而日言齊家,豈非怪謬!”3、思齊[sī qí]《詩·大雅·思齊》:“思齊大任,文王之母。
6、”毛傳:“齊,莊也。
7、”鄭玄箋:“常思莊敬者,大任也,乃為文王之母。
8、”后因以“思齊”贊美母教及內助之詞。
9、4、大齊[dà qí]猶大同。
10、謂使完全齊同。
11、《荀子·樂論》:“故樂者,天下之大齊也。
12、”梁啟雄 簡釋引 王引之《經義述聞》云:“天下之大齊,謂天下之大同也。
13、”5、齊光[qí guāng]謂一樣光明。
14、《楚辭·九章·涉江》:“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15、”王逸 注:“言己年與天地相敝,名與日月同耀。
16、”三國 魏 曹植《辯道論》:“夫帝者,位殊萬國,富有天下,威尊彰明,齊光日月。
17、”6、齊圣[qí shèng]聰明睿智;聰明圣哲。
18、齊,通“齌”。
19、《詩·小雅·小宛》:“人之齊圣,飲酒溫克。
20、”毛 傳:“齊,正也。
21、”《左傳·文公二年》:“子雖齊圣,不先父食久矣。
22、”杜預 注:“齊,肅也。
23、”《左傳·文公十八年》:“齊圣廣淵。
24、”杜預 注:“齊,中也。
25、”王引之《經義述聞·毛詩中》:“齊圣,聰明睿智之稱…… 毛 以齊為正,杜 以齊為肅,又以為中,皆未當也。
26、”宋 王安石《廟議》:“若夫尊卑之位、先后之序,則子孫雖齊圣有功,不得以加其祖考。
27、”7、齊犧[qí xī]古代諸侯締結盟約時用作祭品的純色牲畜。
28、《左傳·昭公十三年》:“晉 禮主盟,懼有不治,奉承齊犧而布諸君,求終事也。
29、”杜預 注:“齊犧,齊盟之犧牲。
30、”齊人之福,整齊。
31、有秩序,有條理。
32、《商君書·賞刑》:“當此時也,賞祿不行,而民整齊。
33、”[1] 宋楊萬里《題望韶亭》詩:“金坑津頭看韶石,十十五五不整齊。
34、”明馮夢龍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五回:“自始至終,寂然無聲。
35、乃使執法往報吳王曰:‘兵已整齊,愿王觀之,惟王所用。
36、雖使赴湯蹈火,亦不敢退避矣。
37、’”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七:“世人論詩,多以太白之縱橫超逸為變,而以杜陵之整齊嚴肅為正。
38、”王力《龍蟲并雕齋文集·略論語言形式美》:“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整齊而不雷同,勻稱而不呆板,語言中的對偶和排比,的確可以構成形式的美。
39、”整治;使有條理;使齊一。
40、《史記·貨殖列傳序》:“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41、”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劉岳﹞不暇講求三王之制度,茍取一時世俗所用吉兇儀式,略整齊之。
42、”郭沫若 《海濤集·南昌之一夜》:“我們隔著江,整齊著嗓子,又試了幾番喊話,然而一點反應也沒有。
43、”齊人之福是一個漢語詞匯,指人們把一妻一妾的美滿組合叫作齊人之福;現指一夫一妻的富貴生活。
44、源于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
45、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
46、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
47、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48、”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49、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50、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
51、”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52、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53、齊組詞有哪些詞語 : 看齊、 齊全、 對齊、 整齊、 齊家、 取齊、 南齊、 齊備、 齊奏、 齊集、 聚齊、 齊整、 一齊、 北齊、 齊唱、 齊楚、 齊名、 齊聲、 會齊、 齊貝、 齊鉞、 攝齊、 齊竽、 斬齊、 姜齊、 齊簫、 齊姬、 齊人、 齊如、 齊章、 思齊、 齊宿、 上齊、 齊斬、 齊限、 齊蹤、 齊民、 火齊、 齊馬、 齊敬。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