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文來自《為什么增加的許多女性福利反而成為了職場女性的枷鎖?》評論區,標題為小編添加】
福利有人享受收益,也就有人支付成本。大多數表面的女性福利其實都是昏招迭出,過去真正有效的“女性福利”其實只有兩項,“教育公平”和“同工同酬”,任何所謂的“福利”損害到這兩者的,其實都是“反福利”。
比如單方面的產假(產假在古代有個類似的事物,就是官員的“丁憂”制度)如文章所說,除了企業需要負擔的部分工資成本之外,工作上的時間和人力的成本也需要計算在內,不僅對企業,個人也有時間和機會的成本。由于生育而耽誤的時間別人用來工作或學習,別人就是會比你進步一截,不管這個人是男人還是其他選擇不生育的女人。所以如果想要公平,那么單就放產假這這一項,就需要強制男性也放產假,強制勞動合同延期(休完產假的員工在復工后一定時間內不得辭職和被辭退),強化國家稅收對生育津貼的支持。比如一些以保護為名禁止女性參加某項工作的慣例也應該取消,畢竟如果真的是出于“保護”的心思,那么應該做的是加強職業安全教育和生產安全保障才對。一些行業的一線崗位很辛苦很殘酷,就以保護為名把女性調去后勤崗、行政崗,自然而然地就被邊緣化,相當于“庶務二課”。然而每個行業都像金字塔,只有基層里的女性能足夠的多,中層和高層里的女性才會變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