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27日訊(全媒體記者 陳煥明 通訊員 申玥)記者從27日舉行的2022-2023長沙市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年會暨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獲悉,目前長沙共有5條在建軌道交通線路,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一期工程預計今年6月底實現載客初期運營,今年內預計將有4條新線開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鏈長張能峰出席活動。
作為湖南首個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長沙市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于2020年12月成立,匯聚院士顧問團隊以及規劃設計、投融資、工程建設、運營管理、裝備制造、科研教學等各方資源,圍繞促進軌道產業發展,發揮行業智庫作用,擴大產業鏈影響力,助推長沙軌道高質量發展。
“自主研發、配套完整、設備先進、規模經營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體系,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自主創新程度最高、國際創新競爭力最強、產業帶動效應最明顯的行業之一。”劉友梅說,湖南大力培育發展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形成了千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處于國內頂級水平,與國際同行同臺競技,希望長株潭三市在軌道交通產業體系中抱團發展、協同發展,《長株潭都市圈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6 年)》中提出,加快構建形成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 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的多層次軌道交通大外環的規劃,為以長沙為核心的長株潭軌道交通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長沙市軌道交通發展研究會會長,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曉明介紹,2022年以來,研究會積極搭建軌道交通“政產學研用”橋梁,服務社會,服務會員,助力長沙市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逐步邁入正軌;目前共有企業會員56家,個人會員37名,成功開展一系列技術合作、業務培訓、人才交流、科技論壇等活動,為促進全市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今年,研究會將不斷強化自身建設、努力提升服務能力,加強行業交流互動,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努力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了解到,作為長沙本土國企,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自2006年成立,目前已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7條,運營總里程達209公里。今年“五一”假期,長沙地鐵線網總客流以374.2萬人次刷新歷史紀錄,客運強度位居全國第一。今年,長沙地鐵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同時在建5條線,計劃開通1條線,開工4條新線;長沙磁浮東延線土建工程順利完工,長沙至寧鄉、長沙至瀏陽磁浮線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中低速磁浮交通在長沙茁壯成長。
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總經理助理、湖南磁浮公司董事長鐘可介紹,全長18.55公里的長沙磁浮快線已安全運營7年,并不斷開拓創新,速度已提升到140公里/小時。該線路先后榮獲“詹天佑獎”“國家優質工程金獎”“中國運輸領袖品牌”等諸多國家榮譽獎項,推動了磁浮產業發展。目前,接入黃花機場 T2、T3 航站樓的磁浮東延線正在建設。后續,長沙至寧鄉、瀏陽將新建2條總長度近90公里的磁浮線。
在論壇環節,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智慧工程院院長唐超、天津地鐵運營公司副總經理朱詠輝、時代電氣數據與智能技術中心副主任周開成、中南大學軌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周偉、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長沙分院院長孫才勤、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傅萃清等,圍繞隧道結構精密檢測與病害智能診斷關鍵技術與應用、天津地鐵存量PPP模式的運作、數智賦能軌道交通、鐵路超限運輸安全態勢感知與評估技術及應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