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古裝、仙俠、玄幻等類型的“流量光環”逐漸褪去,刻畫社會生活、洞察人情人性的現實題材強勢回歸。這些作品在展現時代氣象,記錄社會變遷的同時,以一種更為積極的姿態介入現實、服務現實,在疏導社會情緒、關切大眾心理、協調多元意見、凝聚民意民心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掀起一股溫暖現實主義的創作新風尚。
相較于那些虛泛地超越現實、盲從地迎合消費、刻意地遠離生活的創作,溫暖現實主義始終來源于現實又服務于現實,反映真實生活而不是扭曲真實生活,這正是溫暖現實主義的生命力所在。
溫暖現實主義以溫暖為基調,以明亮為底色。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通篇只有一種溫度、一種顏色。溫暖是一種相對的感受,在與寒冷、與陰暗博弈對抗時才能夠進一步凸顯出來。比如,《縣委大院》中,梅曉歌主動發現問題、觸碰矛盾,解決治理難題,這是一種溫暖;《狂飆》中,警察安欣不畏強權、揭露陰暗,守望公平正義,這是一種溫暖;《山河錦繡》中,半山村和柳家坪的村民們正視不足、化解恩怨,擺脫貧困局面,這也是一種溫暖。
現實主義創作要貼近群眾,感知溫度、傳遞溫暖,創作出真實可信的人物、符合邏輯的行為、嚴謹的細節,打動觀眾。這是藝術的規律,也是生活的規律。
(內容摘編自《光明日報》2023年5月17日15版;作者朱傳欣系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