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險啊,幸虧你們派出所及時發布反詐預警,要不然我們買下這批貨,240萬元的貨款就打水漂了。”5月19日,鷹潭貴溪某銅加工企業內,企業負責人激動地握著民警的手說道。
(資料圖片)
近日,貴溪市公安局銅拆解園派出所在工作中發現,近期國內少數地區出現了一種針對企業物流環節的新騙局。
境外詐騙分子利用物流平臺的技術漏洞,篡改、冒用物流信息中供貨方的聯系方式;
尋覓新買家并稱可以低價銷售貨物;
電話通知司機變更運輸路線,將貨物運至新的買家企業。
物流司機看到打來的電話與平臺信息中供貨方聯系方式一致,便信以為真,按照騙子的要求將車上貨物運至新買家企業。
新買家企業收到了貨物,在騙子提供的假印章、假合同的蒙蔽下,將貨款轉至騙子賬戶。
而此時的供貨方收不到款、購貨方收不到,選擇報警時,騙子早已銷聲匿跡,留下的是供貨方、購貨方和新買家之間對貨物權屬問題的紛爭。
5月18日,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向轄區百余家銅加工企業發布了反詐預警信息。群內某銅加工企業負責人看到這條反詐預警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預警信息中騙子的套路和公司即將成交的一筆業務的洽談過程驚人的相似,而此時,滿滿一車35噸陽極銅已經到達企業,清點貨物后即將向對方轉賬240萬元。
“我們這就過來,你們無論如何先不要打款!”派出所接到企業的報案后,緊急叫停了企業的轉賬行為。
“這百分之百就是騙子,你們一分錢都不要給!”當聽到企業負責人反映,對方曾主動提出只要企業不要求轉賬至對公賬戶,愿意壓低價格銷售時,民警斬釘截鐵地說到。
民警隨即依法扣押了貨物,根據貨物信息循線縝密偵查,很快查明,這批陽極銅是廣西一家企業銷售至江西南昌一家企業的。幸好及時識破了騙子精心設計的騙局,這才使騙子的詭計無法得逞,33噸陽極銅最終“完璧歸趙”。
目前,公安機關已對該案立案偵查。
來源:貴溪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