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哥白尼科學中心: 塑造對自然友好的世界 快訊

        作者: 來源: 科普時報 2023-06-17 09:17:38

         

        上圖為哥白尼科學中心建筑外景。下圖為“實驗園地”展區展品。


        【資料圖】

        波蘭哥白尼科學中心坐落在波蘭首都華沙維斯瓦河畔,建成于2010年11月,是波蘭規模最大的科學中心。該科學中心以波蘭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尼古拉·哥白尼的名字命名,它的愿景是“通過發展和應用科學,讓公眾塑造對自己和自然都友好的世界”。它引導公眾踐行科學、誠信、開放、合作和愛護環境的價值觀,鼓勵大家通過實踐了解世界,并采取負責任的行動。

        哥白尼科學中心共有兩層,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展覽面積4850平方米,有400余件展品,其常設展廳由 “實驗園地”“兒童樂園”“人與自然”“逼真的哥白尼”“高壓劇場”“機器人劇場”“未來就是現在”等部分組成。

        酷似哥白尼的仿真機器人是標志性展品

        哥白尼科學中心的標志性展品是外表酷似哥白尼的仿真機器人。建館時,它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可以跟觀眾交談。為了保證其外形與真人相像,設計師使用硅膠制作它的皮膚,并模仿人類骨骼結構和肢體動作設計了運動機構,使其頭部、手臂都能活動。它的頭部和頸部也安裝了幾十個驅動器,可以識別觀眾的臉部和語言、發出聲音、模仿呼吸動作,以及人類的表情。

        “實驗園地”展區是哥白尼科學中心的主要組成部分,包含約200件展品,占據了一層大部分的開放空間。這個展區主要展示人對物質世界的感知。這里的展品富有啟發性,便于操作,且極具吸引力。每一件展品都提出了一項任務,觀眾需要通過不斷探索和多次試錯才能完成。展廳中幾乎看不到屏幕和多媒體,因為設計者將其數量限制在最少,以便觀眾能完全專注于對展品的體驗。

        這個展區的展品有一個特點,注重從不同角度展示相同或相近的科學內容,例如集中展示水波、聲波、光波等關于波的展品。觀眾不僅可以觀察到不同類型的波,還能通過比較理解關于波的科學原理。

        在“人與自然”展區,觀眾自己的身體就是實驗對象,他們可以研究感官和技能如何感知、解釋和描述世界;可以測試身體的運動能力以及對光、顏色或幻覺的敏感性。此外,觀眾還能親眼看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在生長的真菌等。

        “未來就是現在”展區聚焦于即將到來的未來,有助于公眾應對當代世界的各種復雜挑戰。它展示了不同的技術解決方案,并鼓勵人們以批判性的方式看待它們。

        空間通透,可隨意穿插參觀

        哥白尼科學中心的展廳沒有以實體墻進行區域分割,空間非常通透,觀眾可以在展區間隨意穿插,沒有既定的參觀路線。如此開放的展示,值得我國同行借鑒和參考。

        第一,展品的展示內容以基礎學科為主,展示手段以機械和機電互動為主,且展品大多體量較小。體量較小的展品,便于移動和維修維護。

        第二,展品制作質量上乘。展廳中展品的運行情況較好且展示效果優異,它們外觀整體較新,損壞的展品較少。

        第三,展覽布展風格簡約美觀。展廳布展環境設計簡潔,地面為水泥地面,建筑中的鋼結構并沒有做包裹,而是簡單處理后直接外露,頂部采用白色圓柱形裝飾物成排設置,既遮擋了不美觀的管道還裝飾了展廳,且成本較低。

        (作者系中國科技館展品技術部副主任)

         

        關鍵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