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支持穩崗擴容提質惠民生的通知》,包括五個方面19條政策措施,旨在持續提高就業質量,促進全省就業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據安康市漢濱區人社局局長羅峰介紹, 為深入推進漢濱區打造“幸福就業”示范區建設,全力促進群眾“幸福就業”,漢濱區圍繞陜西省發布的19條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推出了一系列穩崗方案。
一方面,漢濱區通過強化新社區工廠帶動引領,吸納群眾就地就業。重點圍繞毛絨玩具(織襪)、電子線束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推進新社區工廠提質增效,支持企業擴大高質量崗位供給。到“十四五”末,新社區工廠總量達到200家以上,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帶動就業3萬人以上。
同時通過深化技能培訓,助推全民就業技能提升,持續實施重點群體專項培訓計劃,面向農民工、“兩后生”、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退役軍人、殘疾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開展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十四五”期間,每年組織開展各類技能培訓100場次,逐步實現有培訓意愿的群眾至少參加1次免費技能培訓,就業重點群體每人至少掌握1項就業技能的目標。
此外,漢濱區將大力發展“歸雁經濟”,吸引漢濱籍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就業。通過落實《安康市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就業若干措施》,以鄉情、親情、友情吸引漢濱籍在外商界能人、行業精英、科研人才、能工巧匠等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就業,帶動項目回遷、資金回流、技術回鄉、智力回哺,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在用工密集和勞動力密集的中心區域規劃建設一批零工市場,按照“便民利民、公益服務、屬地管理、長效規范”的基本原則,合理設點,規范賦能,為轄區內靈活就業人員和用工主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免費公共就業服務,對已經穩定運行的零工市場要掌握基本情況,加大政策傾斜,扶持發展壯大。
據羅峰介紹,預計到“十四五”末,漢濱區將引導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8萬人以上,轄區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的群眾100%實現就業,居民就業幸福感顯著提升,構建形成“勞有優崗”“才有優用”“技有專長”“業有厚成”的新局面。
華商報記者 程斌 編輯 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