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簡訊:【原】觀課議課比賽是參與者教育教學能力的比賽,會觀課議課的,也是會教學的

        作者: 來源: 個人圖書館-成都大學陳大偉 2023-06-08 16:26:07

         

        山東臨沂市蘭山區名師班的觀課議課專題培訓進入到第三個階段。

        這次到蘭山區,在兩個沒有參與第二階段研修的名師工作室,主要演練的是從現場到問題的案例研究方法:

        而名師班的學員有了第二輪的基礎,這一輪演練的則是如何組織、參與觀課議課比賽,以及如何做觀課議課比賽的評委。


        (資料圖)

        演練中大致運用以下流程:(1)上課教師說課,說自己的畢業學校,學歷,所學專業,教齡,任教經歷,榮譽;自己主要的教學內容和課時前后安排,是否借班授課等(5—10分鐘);(2)上課教師上課,參賽者觀課;(3)學員獨立填寫觀課議課比賽記錄表;(4)學習小組分享自己在議課比賽記錄表所填各欄(參與學員彼此借鑒和學習。實踐中發現這里的分享很有成效,由此建議學校今后做觀課議課,可以用上面的“觀課議課記錄表”分享1—3欄)的內容:

        (有圖有真相)

        最后,用觀課議課個人比賽評分表給自己評分。

        在參與學員們分享后,我的建議是:可以在每一次觀課后,自己都填一填這個表,然后給自己評一個分。同時把這份記錄表存著,有時間可以回頭看看,有新的思考和發現在上面備注和補充。一學期、一年的放在一起,回頭可以看看自己的研究了哪些問題,有過哪些發現和進步。這可以成為我們自己的教研檔案、成長檔案。同時,我建議,有興趣的學校、名師班的學員這樣實踐過一段時間,就可以試著做比賽,用比賽推進專業發展和教研變革。

        昨天活動結束,今天要到齊齊哈爾,先飛哈爾濱,在哈爾濱火車站候車時,回頭看學員們的參與熱情和變化,同時審視觀課議課比賽表的價值。自己有一個發現:觀課議課比賽就是參與者教育教學能力的比賽,用這樣的評分欄目和評分表比賽,能在觀課議課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一定是會教學的。

        從欄目看:“對授課教師的認識與理解”相當于對學情的認識和理解,你能不能從別人的介紹和教學活動中發現和理解授課教師,發現他最需要的是什么?找到適合他的方法和交流方式?……

        “描述有討論價值的課堂現象”,這是教學中的情境選擇和提供,考察你能不能找出有價值的課堂故事并用生動的方式講出來?這樣的情境應該來源生活,來源于課堂。你要生動地講出來,力爭栩栩如生,使學生(參與教師)生出關注和討論的興趣……

        “針對現象提出的討論問題”,這是體現教學中的問題導向、問題優先。課堂教學也好,教研也好,都要有問題,都要解決問題。這里的問題應該基于情境,在情境中。有沒有問題這是判斷課堂現象是否有價值的依據;而問題是否出自于課堂實踐的真實現象,這又是問題是否有實踐(生活)基礎的判定依據。

        “對教學現象中教學關系、因果關系、知行關系的分析”,是對所解決問題的來龍去脈、因果關系的分析,屬于如何認識和理解問題的問題,體現發現和結束問題的水平。

        “改善教學的設想和建議”則是得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和意見,表現創造性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議課的對話交流設計”,就所有教學活動而言,我們強調無設計不教學,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要設計。同樣,好的與授課教師的交流也需要設計,這一欄是對交流活動,互動的設計,你要設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用哪些問題引起討論和交流,達成討論的目的。

        “觀課議課的期待建構和改變”欄,每一個教學活動都要有一定的目的,這里的目的是就是參與者(師生)的發展,現在的發展強調素養發展,而不僅僅活動事實性知識。觀課議課也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這里的發展是參與者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認知的發展、思維發展、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這里的發展要具體,要明確,同時應該是概念性知識、策略性知識。

        由此想,觀課議課推進可以開啟新的階段了。感謝提供支持的學校,感謝參與和貢獻的學員。同時呼吁學以致用,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同時做好準備,組織比賽爭取比賽,在比賽中創造佳績!

        筆記本電腦快沒電了,先寫到這里。

         

        關鍵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