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星期四),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資料圖片)
定價更理性 策略更謹慎 全面注冊制重塑“打新”生態
截至6月7日,今年以來共有142只新股上市,網上申購中簽率中位數為0.044%,高于去年同期0.031%水平,也高于去年全年0.034%水平。專家表示,打新中簽率提升或與全面注冊制下“新股不敗”神話終結有關。在全面注冊制下,投資者在申購新股時會更加仔細辨別風險。
北交所上市公司陣營擴至兩百家 一攬子高質量發展舉措醞釀出臺
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交所已從平穩開市運行逐步邁向規模和功能雙提升的關鍵時期,站在了新階段新起點。為更好發揮北交所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功能,北交所將在證監會統籌指導下,圍繞優質企業供給、流動性提升、市場生態優化等重點問題,系統謀劃推進高質量建設北交所的一攬子舉措,著力塑造特色品牌和比較優勢,推動形成可持續市場生態和向好發展趨勢。
體育消費熱力足 賽事經濟“燃”起來
6月5日13時,阿根廷vs澳大利亞比賽門票第一次申購開始。在首輪門票迅速售罄后,6月8日13時,第二輪門票申購將開啟。在專家看來,各類賽事的舉辦刺激了體育消費能力,其帶來的經濟效應較為明顯,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
需求提振 碳酸鋰價格40天漲超七成
新能源汽車市場景氣度提升、儲能需求逐步放量,帶動上游原材料需求走高,推升其價格上漲。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碳酸鋰價格已呈現向上反轉態勢,預計后續待產業鏈價格企穩后,企業排產環比將有所改善,下游儲能裝機需求有望起量。
上海證券報
“流動指數”向好 凸顯經濟活力與消費潛力
交通物流是經濟循環“大動脈”。今年以來,物流景氣指數、電商物流指數、快遞量、鐵路民航客運量等“流動指數”恢復向好,顯示出中國經濟活力和持續釋放的消費潛力。
5月末我國外儲規模小幅回落 央行黃金儲備“七連增”
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65億美元,較4月末下降283億美元,降幅為0.88%。截至5月末,央行黃金儲備報6727萬盎司,環比上升51萬盎司。這也是中國央行黃金儲備連續第七個月增加。
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 引導增量資金入市 國有大行今起存款“降息”
記者獲悉,部分國有大行自6月8日起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和優惠利率水平。同時,部分中小銀行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記者注意到,近期內蒙古、吉林等地中小銀行宣布在6月下調定期存款利率。“當前,銀行通過下調存款利率延緩息差縮窄壓力,穩定收益水平,仍然具有必要性。”銀行業人士認為,這一方面有助于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提升支持實體經濟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振資本市場和理財市場資金面,引導增量資金入市。
募資急吼吼 投入慢悠悠 兩個月250多家公司公告募投項目延期
4月以來,已有25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募投項目延期公告,其中141家涉及首發募投項目延期,占比超過56%。從具體項目來看,延期項目不僅集中在房地產、造紙、服裝等傳統行業,還有不少鋰電池、新材料等熱門賽道的項目也在放緩投建的腳步。
證券時報
AI大模型引領智能生產 工業領域迎來“興奮時刻”
近年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工業生產和高端制造領域也開始逐漸實現智能化轉型。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通過引入這一技術來降本增效,提高產品質量。但羅馬畢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雖然AI大模型有望掀起新一輪工業革命,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
多家大行今起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 3年期、5年期定存掛牌利率下降15個基點
此次國有大行再度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預計將利于緩解銀行凈息差不斷收窄的壓力,進而有利于金融系統穩定;同時,存款利率下調引發的銀行資金成本下行,將有利于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進一步下行積蓄動能,從而利好企業和個人融資成本的進一步下降。
全面注冊制流程優化 IPO企業注冊所需時間銳減
全面注冊制實施以來,滬深交易所的48家IPO企業,從遞交注冊申請,到拿到正式注冊批文,所需時間平均約14天。而在2022年度,221家科創板、創業板IPO企業從提交注冊到拿到批文所需的平均時長是111天。全面注冊制實施后,通過注冊環節流程機制的優化,IPO企業注冊所需等待時間大幅縮短。與此同時,注冊環節問詢問題也大幅減少。
涉及兩大問題 基金實時估值功能將下線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基金實時估值被要求下線,是因為該功能需要基金公司提供實時持倉數據,涉及數據合規和數據差異兩大問題,本質上還涉及基金投資理念引導問題。據業內人士透露,基金實時估值起初是由以C端散戶基民為主的銷售平臺提出,因為這更好地迎合了基民追漲殺跌心理,可能導致不理性的加減倉行為。此外,熱衷于基金實時估值,還可能導致強勢渠道對基金公司提出不合理的透露持倉的要求。
證券日報
海關總署:我國外貿連續4個月保持正增長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6.7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4.7%。其中,出口9.62萬億元,增長8.1%;進口7.15萬億元,增長0.5%;貿易順差2.47萬億元,擴大38%。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截至5月末為31765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5月份,受主要經濟體財政和貨幣政策預期、全球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升,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年內94家企業上市申請終止 企業“一查就撤”現象減少 抱“闖關”心態者仍存
記者據證監會和滬深北交易所網站梳理,今年以來截至6月7日,94家企業上市申請終止,其中85家公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9家上會被否。專家表示,全面注冊制下,企業上市審核更加透明高效,但不意味著放松質量要求,企業需要關注的問題并沒有減少,中介機構責任進一步被壓實。
5月份國內車市需求釋放銷量回升 乘聯會:預計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850萬輛
數據顯示,5月份乘用車終端市場繼續呈現復蘇態勢,綜合預計5月份乘用車終端銷量在175萬輛左右,環比繼續小幅上升。經銷商方面,據協會“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23年5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5.4%,位于榮枯線之上,但汽車流通行業景氣度有所好轉。
炒股開戶享福利,送投顧服務60天體驗權,一對一指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