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區天和鎮攜手“鑲金邊”唱好“雙城記”

        作者: 來源: 百度新聞 2023-08-10 14:50:08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 喻建國

        如何推動四川省達州市與重慶市開州區毗鄰區域鄉村振興共走“陽關道”?天和鎮在深入貫徹落實區委十五屆四次全會精神過程中,充分發揮毗鄰鄉鎮“黨建聯盟”平臺作用,通過聯席會商、信息互通、協同互助等方式,推進共建、共育、共治等八大措施在川渝交界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共同打造川渝毗鄰鄉鎮鄉村振興共同體,為跨區域聯動發展鑲上一道亮麗的“金邊”。

        開州區天和鎮、高橋鎮與達州市宣漢縣塔河鎮山水相依,三地人脈相親、文化相通、商貿相融。今年初,三地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東風,把準時代脈搏,深化區域合作,不斷提高“金邊工程”的“含金量”。

        “這次區委十五屆四次全會提出,要牢牢抓住黨的領導力組織力這個‘牛鼻子’,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策,集中力量解決好共性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好突出問題,以問題大起底、大整改帶動全區黨的建設質效大提升?!痹谔旌玩傸h委書記胡軍看來,推動“金邊工程”向縱深發展,關鍵要以“黨建聯盟”為著力點,大力挖掘和利用三地在區位、資源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探索區域聯動發展的實施路徑,不斷深化毗鄰鄉鎮黨建工作內涵。健全黨組織體系,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強化毗鄰鄉鎮“黨建聯盟”作用,落實組織共建、資源共享等工作機制,強化聯盟成員在政治建設、黨建活動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和志愿服務活動方面的互聯互動。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分享黨建引領工作經驗,分析現狀、查找問題、精準施策、共研共進,充分優化和整合自有資源,實現黨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擴大黨建“朋友圈”。

        近年來,天和鎮牢牢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萬達開統籌發展機遇,認真落實區委建設“一極兩大三區”現代化新開州部署,以“五個一批”清單為抓手,謀深謀實“141”運行機制,按照“163”工作思路,培育壯大“3+3”特色產業體系,構建林下雞、生態豬、肉牛+油橄欖、四季果、中藥材等一村一品格局。

        截至目前,天和鎮發展油橄欖3000畝、生態豬3000頭、肉牛1000頭、三紅柚1000畝、中藥材1000畝、林下雞2萬只。水磨溪畔,呈現“橄欖翠、土雞飛,果香滿園生態美;肉牛壯、生豬肥,藥材滿山百姓富”的喜人景象。

        “我鎮的產業存在發展規模不大、質量不高、后勁不足等問題。”胡軍坦言解決這些問題,只能在區域合作中找出路、在加快發展中尋答案。

        胡軍介紹,天和鎮將打好區域聯動發展這張牌,以“優勢互補、協同抱團、融合發展”思路,與高橋鎮、塔河鎮在產業發展上同向發力,做好品種引進、農技推廣、產業培育等合作文章。聚焦三地產業優勢,借助“黨建聯盟”、主題黨日活動等載體,加強農產品信息互通,推動農業人才流動,強化農業技術共享,推進特色產業補鏈、強鏈、延鏈,實現農業管理、農產品銷售等領域互動突圍,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形成抱團發展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我們還將建立常態機制,突出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建立毗鄰鎮村‘資源聯享、問題聯處、環境聯護、矛盾聯調、治安聯防’工作協調機制。”胡軍表示,三地將重點開展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森林防火等聯防聯控工作,提升應急處突能力。推動建立跨區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聯合化解各類糾紛。同步整治邊界地區人居環境,聯合開展秸稈禁燒等專項治理行動。加強水源地保護,通過日常巡查和聯動治理,形成合作共治、責任共擔、效益共享的流域保護和治理長效機制。堅持高素質專業化目標,協同鍛造過硬人才隊伍,為基層治理提供可靠支撐。

        眼下,天和鎮黨員干部正乘著深入學習貫徹區委十五屆四次全會精神的東風,擼起袖子加油干,乘勢前行奮力跑,一曲“雙城記”唱得越來越響亮,一幅“天朗氣清,和美鄉村”的美景圖正在天和鎮徐徐展開。

         

        關鍵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