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詠幻:為了排放核污水,日本修改名詞、萌化氚元素、宣傳洗腦……

        作者: 來源: 觀察者網 2023-07-04 08:37:01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月詠幻】


        (相關資料圖)

        6月28日起,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用于向海洋排出廢水的設備,開始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調查。

        盡管有來自國內外的反對聲音,國際原子能機構還是對日本政府的決定表示理解和支持。機構總干事格羅西在此前表示,原子能機構已經與日本當局就處理水排放問題進行了密切合作,并將繼續提供技術援助和監督。如果他們認定設備的性能沒有問題,那就說明日本已經做好了向海洋排出核廢水的準備了。

        來源:福島放送電視臺

        將“廢水”稱為“氚水”,就想蒙混過關?

        事情還要回到12年前。

        2011年3月的大地震中,福島第一核電站遭遇地震和海嘯雙重打擊,導致三個反應堆熔毀,釋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質。為了冷卻熔化的燃料和燃料碎片,東京電力公司不斷向反應堆注入水,并從周圍環境抽取地下水和雨水。

        這些水接觸到放射性物質后就變成了污染水,經過液體處理系統(ALPS)去除了大部分放射性核素,但仍然含有一種難以分離的氚(tritium)。氚是一種氫的同位素,自然界也有存在,其對人體的影響較低,但高濃度攝取可能會造成健康風險。目前,這些處理水已經儲存在核電站內近千個罐子里,占用了大量空間,并存在泄漏和損壞的風險。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積累的超過100萬噸經過處理的放射性廢水排入大海,引發了包括中國、韓國、俄羅斯等鄰國,以及環保組織、漁業團體、消費者協會等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反對。

        福島縣的漁業團體、農業團體、消費者協會等都表示強烈反對處理水排放,擔心會造成嚴重的風險和負面影響。他們認為,處理水排放會破壞福島的形象和信譽,加劇食品的安全問題和市場的恐慌,影響福島的經濟恢復和災后重建。他們還質疑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信用和能力,指出過去他們在處理核事故和核廢水方面存在很多失誤和隱瞞,要求政府重新考慮處理水排放決定,并尋求其他更安全和可持續的方法。

        但東電公司背后可是有日本政府撐腰的。就在日本政府宣布要倒廢水的那一天晚上,復興廳(統籌政府的重建政策,負責復興特區的認定及重建補助金的分配工作,是災區政府和中央政府間的綜合性聯絡窗口)在網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將氚元素做成了萌化角色。結果被網友批評為“別用萌化角色來糊弄我們”沖上頭條,第二天就刪除了。

        出處:讀賣新聞

        媒體宣傳也毫不含糊,在緊隨其后的2021年5月,極保守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發出了一篇報道,堪稱現代版的“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這篇報道聲稱,包括中國和韓國等反對日本排廢水的國家,自己的核電站也在排出氚水;且根據他們給出的圖表,日本這次排出的廢水反而是全球國家里氚含量最少的。報道還說,韓國排了那么多廢水,還不是一樣把活章魚作為當地特色,作為旅游項目來吸引游客?東京大學的一名核能工程教授甚至表示:“釜山能做到的,福島也可以做到”。

        荒謬的是,這個圖表僅僅把注意力集中在氚元素上,枉顧了福島廢水中可能含有的其他放射性元素

        事實上,普通核電站產生的氚水和福島核電站產生的廢水,其產生原理和路徑根本不同。普通核電站的氚水主要是由于一回路冷卻劑中的氫同位素被中子輻照而形成的,或者是由于燃料元件中的裂變產物滲透到一回路而形成。而福島核電站的廢水根本不是普通過程中在核電站設計原理的前提下產生,是由于自然災害導致海水和雨水直接沖進核反應堆而產生的。

        在這樣的前提下,將福島的核廢水和其他國家正常產生的氚水相比,是日本政府掩人耳目的春秋筆法。

        在日本政府的洗腦宣傳下,純粹以氚水為前提,普通的日本人會覺得別的國家都在做,日本為何不可做。在日本街頭采訪中,有不少人已經非常接受這種做法了。比如,這位受訪者就表示:反正又不是只有日本在倒氚水。

        出自:AsianBoss

        再比如,這名受訪者直接表示,這些污染水倒進海里,感覺無非是浴缸里加了一滴水。

        出自:AsianBoss

        這個采訪看下來,受訪者都對倒廢水這件事沒有什么太大的抵觸。他們甚至還表示,對于福島的食品和旅游,自己也不會有反感和害怕。這也再次確認了日本政府對輿論控制還是很清晰的:弱化其他輻射物質的因素,強調氚水以及其他國家也在排水。

        當然,這個采訪中也有反對意見。一名學生物學的受訪者,以及一名在海邊長大的受訪者,都表示對廢水的長期影響很擔憂;尤其是食物鏈會讓海洋生物的食品安全產生問題,這也都是不可忽略的風險。

        日本社會上看不下去的聲音

        對于這個已經持續了一年的宣傳方針,在2023年6月15日日本國會的一次會議上,政治家山本太郎發表了強烈警告。

        山本太郎警告說,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處理水排放將導致海洋環境中的氚含量大大增加,可能達到自然界氚含量的數千倍。這可能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影響,并通過食物鏈進一步富集,最終影響到人類。

        他最后批評了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處理水排放計劃,認為該計劃沒有充分考慮到生態風險,并呼吁采取更適當的評估和管理措施。

        事實上,山本太郎說的沒錯,日本政府正在用非常扭曲的手法,為他們即將排出的廢水正名。

        正如一名日本網友所說:如果處理水和氚水是一樣的東西,那危險性就比較低,但前提是東電和日本政府是可以信任的。他們真的可以除去氚以外的所有放射性物質嗎?無法相信目前仍在遮遮掩掩的政府,希望讓第三方來測試。畢竟就跟那個萌化的角色一樣,政府不太像會誠實回答我們疑問的樣子。

        福島核廢水排放問題是一個復雜而敏感的問題,涉及到核安全、環境保護、人權保障、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日本政府作為事故責任國,應該切實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與國際社會充分協商,并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慎重處理福島核廢水問題。日本政府單方面宣布并推進廢水排放計劃,卻沒有充分理解和解決各方關切,這使得廢水排放變得愈發棘手且備受爭議。

        一方面,日本人民擔心廢水排放影響生計。他們不相信政府和東電公司的說法,無法接受莫須有的“氚水”說辭,仍持高度戒備態度。另一方面,日本鄰國如中、韓也重申擔憂,要求日本提供更多科學證據和數據來證實廢水安全。同時,世界各國也擔心廢水排放會引發新的全球環境和生態問題。

        盡管日本政府致力于為廢水排放狡辯找借口,但責任感與科學尚存缺憾的做法并不能消除各方合理疑慮。提出反對意見的專家和民眾講的是事實和理性,但政府卻用扭曲手段反駁。單憑“氚水高科技”的說辭,顯然無法一筆勾銷日本自己制造的核危機。廢水排放一事暴露出內閣單方面決策和忽視民生外,還展現了日本政府在處理核輻射事件上的無能和不負責。

        回顧福島核事故10多年歷史,人們仍然感到悲哀。要化解此次廢水危機,日本政府必須改變原有態度,聽取各方合理要求,提供充分證據和數據讓公眾信服,并接受國際監督以確保廢水安全。最終的目標,應該是有利于整個社會和環境,而不是單方面服務于東電和政府。

        只有公開透明和負責任地解決福島污染危機,日本政府才能重獲公眾信任,民生方可轉好。否則,福島核污染將一如既往地籠罩著日本,并不是排出去了就會被大家忘記的。

         

        關鍵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