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推進,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快速市場化發展新階段,“極簡制造、極限制造、智能制造”成為行業共識,“降本增效“成為行業的主旋律。作為一家專注鋰電池模組和PACK制造系統的高科技公司,華數錦明于6月28日,在常州基地召開了主題為:線由“芯”生,隨“芯”而動的“THE ONE”模組生產線技術發布會。
【資料圖】
公司簡介
華數錦明是華中數控(SZ300161)旗下的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工業機器人研發和系統集成的科技型制造企業,在新能源動力電池、儲能系統、工業機器人、全自動包裝設備、大物流系統和智能軟件等領域具備國際一流的研發與設計制造能力,堅持以“工業4.0”為導向,為全球客戶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在常州、武漢、匈牙利及美國建有生產基地。
華數錦明從成立的那天起就一直在鋰電池模組與PACK制造環節耕耘,在母公司強大的運動控制技術支持下,一直伴隨著行業成長不斷進化。
鋰電池模組生產線現狀與痛點:(以方殼電芯模組線為例)
鋰電池模組電芯處理段一般包含:電芯上線、掃碼、OCV測試、NG替換、電芯等離子清洗、電芯涂膠(或者貼膠)、電芯堆疊等關鍵環節。
原來的鋰電池模組生產線的的工作方式是:走-停-走,生產節拍一般是18~24PPM(即每分鐘18~24個),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今年上半年突破30%,動力電池需求進入TWh級別,正在迎來大制造的時代,行業普遍將生產節拍達到24PPM~60PPM作為追求目標,但現有的節拍提高是用大量同樣的設備簡單做加法,并通過復雜的線體進行連接這種堆砌方法做出來的,成本更高,穩定性反而下降,效率提升不明顯。而且更加與目前鋰電行業內平均12-24個月換型的現狀不符,存在的天然矛盾。
THE ONE 的技術進步點:
為解決鋰電模組線生產提速提效的需求,在大制造的時代降低設備的TCO費用(Total cost of Ownership),華數錦明面對:1、目前的高速化,是大量的設備堆出來的,產線在不斷地做加法,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低穩定性2、鋰電行業平均12~24個月的頻繁換型要求的兩大行業痛點,創造性提出了“THE ONE”模組生產線解決方案,目前大圓柱生產節拍可以做到100-400PPM,方型鋁殼可以做到20-60PPM,軟包可以做到30-50PPM,生產效率提高3-4倍。
“THE ONE”模組生產線電芯處理段的6大優點:
1,靈活組合、一次性硬件投資下降10-15%
2,多SKU生產
3,無工裝板設計、堆疊后段可以靈活配置工藝需求
4,占地面積減少15-40%
5,極低的換型硬件投資
6,結構簡單、單元化、標準化
“THE ONE”模組生產線模組成型段的5大優點:
1, 非剛性連接、各個工藝站之間生產順序可以調整
2, 通過RGV車高速運動可以滿足模組產線的高節拍要求
3, 平衡各個工藝站產能節拍波動、提高稼動率和工站均衡性
4,拆卸、維護方便、換型快速便捷、硬件和時間成本低
,5,非常容易實現標準化
“THE ONE”模組生產線的制造與交付
“THE ONE”模組生產線根據需要成組的鋰電池電芯分為4680大圓柱、方型鋁殼、軟包三類,覆蓋所有的鋰電池形狀。
“THE ONE”模組生產線的交付時間表:
2022年,第4季度,已經向客戶交付了大圓柱電池的電芯處理段
2023年,第2季度,開始向客戶交付方殼電池的模組線(電芯處理段)
2023年,第3季度,開始向客戶交付軟包電池完整形態的THE ONE線
2023年,第4季度,開始向客戶交付方殼電池完整形態的THE ONE線
2024年,第1季度,我們將把所有的模組線都變成THE ONE
最后:
本次“THE ONE”模組生產線技術發布會由工信部江蘇大學新能源汽車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副院長顧國洪全程主持,發布會現場薈聚了:一汽紅旗、吉利、江鈴、小鵬、華人運通等車企代表,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蜂巢能源、孚能科技、贛鋒鋰業、遠景、力神等鋰電頭部企業代表以及偉巴斯特、敏實集團、康耐拓等汽車零部件企業代表,共160余人。
企業所在地的武進國家高新區李皓主任到場致辭并主持了“THE ONE”模組生產線揭幕儀式。關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斯坦、柬埔寨等國駐上海總領館也派員參觀了華數錦明工廠并參加了本次技術發布會。
規模化大制造能力是當前電池行業最核心、最基礎的競爭能力,把其他行業成熟的大制造技術引入鋰電制造體系是一種確實可行的方法,華數錦明的實踐走在了鋰電模組裝備企業的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