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書中,讀懂中國畫|焦點熱聞

        作者: 來源: 河南日報 2023-06-16 16:12:09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這些書中,讀懂中國畫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春娜

        6月15日下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第2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河南展廳內,一場以“中國畫:美育的富礦”為題的分享會吸引了眾多讀者。臺上嘉賓妙語連珠,金句頻出,臺下聽眾專心聆聽,掌聲不斷。

        此次活動分享的是“讀懂中國畫”叢書。該叢書是河南美術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套美育普及讀物。叢書聚焦一幅幅千古名畫,通過“超細讀”的講解、高清的圖片、生動的故事、靈動的文筆、密集的知識點,實現了叢書讓讀者看清名畫細節、讀懂畫卷內涵的策劃初衷,一問世即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好評,不僅實現了多次重印,還成功輸出了英語版、韓文版、臺灣地區繁體字版。

        活動現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黃小峰分享了他是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繪畫與美育的關系,他認為中國傳統繪畫是美育的重要部分,它造就了中國人的基本審美傾向,了解中國傳統繪畫就是對當代美育發展的探索。而了解中國傳統繪畫要從歷史維度去看,要從當代視角去看,在寫《虢國夫人游春圖:大唐麗人的生命瞬間》時,他也力求做到這兩點結合。黃小峰教授還講到《虢國夫人游春圖:大唐麗人的生命瞬間》這本書是學術性的,雖然運用了樸素的、有代入感的語言,但是內容是創新性的。

        青年學者、作家田玉彬是叢書中《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洛神賦圖:曹植的愛情》兩書的作者,他認為美是內心的和諧。談到他創作的兩本書成功的秘訣,他則笑稱是得益于自己的“死磕”,不放過任何知識疑點,給讀者提供實實在在的干貨,大小圖版足夠清晰,看得“過癮”,圖文配合天衣無縫,看著“舒服”。

        著名的文化學者劉墨是即將出版的圖書《哭之笑之:八大山人的禪意》的作者,他認為八大山人既是一個很豐富的人,又是藝術史上一個特例。而作為一個藝術史研究學者,應該是歷史的、藝術的、美學的、寫作的,雖然二十年前就寫過八大山人,但是這次會呈現全新的體會和寫作風格。

        《光明日報》攝影美術部副主任、主任記者趙洪波認為中國畫中,包含了虛實、筆墨、氣韻、格調、意境、詩性等眾多審美范疇,構成了豐富的東方審美體系,自己一年多的創作看似辛苦,實則很愉悅很享受。

        作為本次活動主持人的任軍偉來自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他認為美育思想始終流淌在中華五千年的文化血液之中。當今的美育建設、美育出版離不開傳統文化,而我國豐富的傳世名畫作為中華傳統審美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現形式之一,是美育資源最大的富礦,如何開發這一富礦已經成為時代的課題,而“讀懂中國畫”叢書無疑做了一次成功的探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