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起什么作用的_紅芪和黃芪有什么區別

        作者: 來源: 互聯網 2023-06-05 23:13:57

         

        1、 外形顏色紅芪,顏色紅潤,性溫和、味甘。


        (相關資料圖)

        2、黃芪, 色黃白, 味甜。

        3、2、藥用上都有所不同紅芪補氣升陽功效明顯, 圖表止汗、托瘡排版、利尿消腫之功效 ,自古與黃芪通用 , 但其原植物與黃芪同科不同屬。

        4、黃芪兼有升陽的作用,固表止汗,排膿生肌,利水消腫,安胎益血的作用。

        5、但是,有感冒發熱、胸腹滿悶等癥者,不宜服用黃芪;孕婦不宜長期大量應用。

        6、3、 產地一般來說黃芪產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北,寧夏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疏松,被成為”黃芪之鄉“,也是千年藥鄉 。

        7、4、原料好的黃芪,每一片黃芪都有金盞銀盆菊花心,沒有經過硫熏。

        8、5、做工一般來說黃芪條上45度角斜切,藥效更易溶于水,好的黃芪色澤新鮮,紋理清晰,切面緊致。

        9、擴展資料:紅芪紅芪,中藥名。

        10、為豆科植物多序巖黃芪Hedysarum polybotrysHand.-Mazz.的干燥根。

        11、分布于甘肅六盤山和南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等地。

        12、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

        13、常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14、黃芪黃芪,又名綿芪。

        15、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16、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

        17、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

        18、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19、產于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20、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21、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22、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紅芪百度百科-黃芪。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