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會澤縣娜姑鎮樂里村水稻試驗田。
目前正是水稻移栽的關鍵時節,在會澤縣娜姑鎮樂里村的水稻試驗田里,會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水稻課題組組長付惠仙和組員正帶領幾十個工人移栽水稻。
“一個水稻新品種從新配組合到選育成功需要10年至13年。”付惠仙說。會澤縣中低海拔稻區具有霜期長、一熟有余而二熟不足的氣候特點。根據會澤縣中低海拔稻區的生態環境特點,在會澤縣播種的水稻品種須具有早熟、耐寒、抗病、優質、高產的特性。縣農技中心在娜姑鎮、迤車鎮、樂業鎮等水稻種植區篩選水稻試驗田50余畝,用于水稻新品種的選育。
“截至目前,我們通過選育審定的新品種有10個,會粳16號、會粳17號、會粳25號、會粳26號等品種在會澤都有種植。會粳25號具有產量高、適應性廣、米質優的特點,在云南各州市和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都有種植,在會澤種植的面積也很廣。會粳25號的米質達到了部優二級,相當于國優三級,我們正準備對它申請食味性鑒定。”談起技術中心培育的水稻新品種,付惠仙如數家珍。
在會澤娜姑稼秀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稻田里,合作社負責人方洪周駕駛著插秧機來回穿梭。“我們今年種植了80畝水稻,其中有40畝種的是會粳25號,這個品種產量又高口感又好,深受消費者喜愛。”方洪周說。
“如果是人工插秧,80畝水稻需要240個工左右,采用機械插秧的方式,10多個工就可以很快種完。機械插秧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深度和株距、行距非常均勻。”方洪周說。
今年,會澤縣計劃栽種水稻6.12萬畝,其中縣農技中心自主研發的會粳25號就推廣種植了1萬多畝。會澤縣農技中心還獲批了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將常態化開展水稻新品種選育、試驗示范推廣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
“我們計劃今年再提供一到兩個水稻新品種參加云南省區域性試驗,爭取兩到三年內審定一到兩個水稻新品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加大水稻新品種選育和試驗示范推廣力度,讓‘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談到未來,付惠仙信心滿滿。(記者 張雯 通訊員 代玉春 秦本林)